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准备

作者:   时间:2018-09-05   浏览:809

随着金色九月的到来,又一届大学新生即将踏入大学校园,对每一位大学新生来说,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环境还是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收拾行装的同时,不妨对新的学习生活做一些必要的心理准备。

第一个心理准备是,正确认识角色改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平时深得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通常都是生活中的中心人物。但是许多大学生一跨进大学校门便害怕起来,因为在大学里(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辉煌的过去,人人都是学习尖子,个个都是高手奇才,如果重新排定座次,就只能有少数人保持原来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将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自我评价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跨入校门的大学新生,就像一名运动员,可能在省队里面是第一名,后来进了国家队可能变成第三、第四名了,但是能进国家队,本身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个优秀运动员了。所以,适当地降低对自己的希望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放松捆绑自己精神的绳索,你就会以开朗的心情投入大学生活,从而得到更为丰富多采的人生感受。

第二个心理准备是,重建生活的目标。

很多人在上高中时,曾把考上大学作为生活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实现了,新的目标却不知在哪里。许多同学心理显得很茫然。不过,一时的茫然并不要紧。进了大学,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应该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结合现状,制订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目标,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目标体系,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生命。

第三个心理准备是,重新给自己定位。

许多同学考进大学后,会突然失去自信,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这种“失落”首先是因为竞争的对手变了,大家都很厉害,自己不能再保持高中时的优势地位;另外,在大学里,竞争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是学习成绩,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等,都成了比较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弱点。不过,有些人会因为看到自己的弱点而自卑,长时间情绪低落,甚至为了避免挫败感而封闭自己;但也有些人看到弱点却不会对自己整体否定,他们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但仍有自己长处和价值。因此,对自己弱点的“发现”,既可能成为成长的阻力,也可能成为成长的助力,关键在于你如何看自己。

第四个心理准备是,要学会和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比如,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要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安排,而不是被老师占用;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等。对于习惯于被老师安排得满满的、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同学来说,可能会突然感到“失重”,不知道该学什么、怎样学。

我想,具体的方法因人、因学科而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并非仅仅是听课和读教科书,和老师同学讨论、阅读参考书目、听学术讲座等等,都是学习,关键是你能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校园中的特殊资源,并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整合。

第五个心理准备是,要学会与背景不同人的共同生活,学会合作与分享。

这几年大学中的宿舍矛盾非常突出,许多人认为这是由于独生子女多了的缘故。其实,大学和中学的一个很大不同是,学生的“异质化”程度更高。中学同学虽然家境不同,但大都是在同一地区生活;而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地区的差异带来文化的差异,甚至价值观的差异,比如对待个人空间、个人物品上,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态度往往就不同。因此,宿舍冲突不仅仅是个人“素质”问题,也有文化冲突、性格冲突。在大学里学会与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学会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无疑会有利于今后走入社会。

第六个心理准备是,学会自我管理。

对大部分新生来说,上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因此,学会自我管理也是大学生活的重要一课。

需要学会管理的东西挺多。看得见的,如个人生活物品和钱;看不见的,如时间和情绪。个人生活物品怎样保管、利用(想用时找得到、用得上),现在得自己操心;钱怎样花,也需要认真计算;而时间怎样利用,情绪怎样调整,更是需要学问。自我管理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影响人的学习、工作的效能。

从中学进入大学,面对新的环境,难免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非常自然的,大学新生不必为此而过度焦虑。不过,对新的生活多一点心理准备,你会适应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