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崇德书院党总支在书院会议室进行了六月份政治理论学习。会议由崇德书院党总支部书记徐超主持,崇德书院党总支部副书记杨翠苹和全体教职工党员参加。
此次学习内容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苗江欢认为: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作了新的揭示,为我们正确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本质特征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正是因为具备了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品格,才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超越时代的恒久生命力,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
徐超最后总结:我们要认真组织广大学生党员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讲话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我们要为我们党培养更优秀的青年党员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