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夏日里,豫北医学院应急救护实践团走进大朱庄村。队员们带着热忱,为村民讲解、示范急救知识。在蝉鸣中,知识化作暖流,传递着守护生命的希望。
温情接力,送救上门。为确保村中每一位长者都能受益,实践团贴心组建了急救知识进家庭小分队。实践团队员们带着图文并茂的资料,主动叩响高龄老人的家门。面对行动不便、难以集中的特殊群体,实践团队员们俯下身来,用最通俗的语言一对一传授跌倒后的自救要领、突发胸痛的紧急应对、以及高效准确的求救方法等救命知识。老人们专注聆听,频频点头,发自内心地赞叹:这知识太管用了,真是送到心坎里了!这走心的送教上门,不仅扫除了培训盲区,更将邻里守望的暖意送到了老人身边。“心跳停了莫慌神,黄金四分钟能救人!”实践团队员贾如雪用地道方言开场,瞬间拉近距离。针对老人特点,团队将心肺复苏理论拆解为三句箴言:“一呼二摸三求救”——呼:凑近耳畔大声呼唤;摸:颈动脉位置图解;求救:牢记“快喊人、打电话、拿药来”九字诀。
与此同时,实践团队员甄依冉在村民吴婆婆家,通过讲述本村张爷爷突发晕厥的案例,强调“见人倒地五步法”,即:保安全、判意识、查呼吸、呼援助、备急救。还通过解析王阿婆镰刀割伤事件,科普“压迫止血三关键”,即:找准血管、持续用力、抬高伤处。“原来喊人帮忙也有讲究!”曾独居晕倒的吴婆婆频频点头,“要先说清在哪儿出事儿,这比哭喊管用!”
应急救护实践团为农村老人开展急救理论宣讲,其价值早已超越了急救技能本身的传递。它在大朱庄村成功实践了一次深刻的乡村安全赋能行动,显著增强了村民面对突发意外的自救与互救本领,为守护生命筑起了至关重要的首道屏障。这不仅切实降低了意外可能引发的悲剧,更滋养了守望相助、共建共享的淳朴乡风,为打造更高品质的平安乡村、健康乡村注入了澎湃的内生动力,生动勾勒出急救知识人人晓,生命守护处处在的乡村新愿景。大朱庄村的这一创举,更如同一粒火种,为周边乡村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