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教育强国征程 ——崇德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开展纪念“九一八”事变94周年专题党课

作者:   时间:2025-09-17   浏览:10

9 17 日,为纪念 “九一八” 事变 94 周年,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崇德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专题党课。本次党课以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教育强国征程” 为主题,由支部书记王沥滢主讲,支部全体党员参加。

党课伊始,王沥滢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影像片段,生动再现了 “九一八” 事变的历史背景、经过及深远影响。1931 9 18 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 事变,这也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在随后的 14 年里,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王沥滢深入解读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包含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无数中华儿女在抗战精神的激励下,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为保卫祖国、捍卫民族尊严献出了宝贵生命。无论是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奋战,直至壮烈牺牲;还是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英勇跳崖,他们的事迹无不彰显着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

结合当下教育工作实际,王沥滢强调,在新时代奋进教育强国征程中,伟大抗战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厚植爱国情怀,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要学习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勇于面对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党课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深受触动。组织委员张晟烨说:“通过这次党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战精神的伟大和珍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抗战精神为动力,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初心,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