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必须达到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综合目的。目前高校通识教育改革中普遍遇到以下问题:一是受重智主义的影响,将通识教育狭窄化为单纯的通识课程开设和通识知识传授的倾向仍然存在;二是尽管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造就合格公民,但在引领学生价值塑造方面渠道单一、方法简单、效果不尽人意;三是教育活动中能力培养体系割裂化现象严重,导致学生知、情、意、行失衡,难以达到培养“全人”的目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其实是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建构。湖北大学自2011年9月组建湖北省高校首家通识教育学院以来,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如何建构科学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凝练了以“人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锻炼”为“核心三要素”的通识教育理念,引领改革工作深入。
人格塑造——通识教育的首要目标和贯穿始终的主线
人格,是指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是能代表个人个性特点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可以归结为个人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心理素质等,并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表现出来,使个人呈现出独特的性格和气质。大致而言,人格等同于个性或性格。人格塑造就是对符合理想要求的健全人格的追求和型塑,既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型塑,也包括受教育者通过自我教育的型塑,是通识教育的首要目标和贯穿始终的主线。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引导人趋向真、善、美,这实质上是对一种理想健全人格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本质上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理想健全人格实现的过程,通识教育也不例外。同时,将人格塑造作为通识教育的首要目标,对于克服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中的重智主义倾向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近几年来,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正是从以上方面贯彻落实通识教育“人格塑造”的理念。一是激发学生的青春正能量。采取主题党(团)日、优秀校友和优秀学子报告会、评选“十佳大学生”和“琴风云学子”等形式,把“中国梦”与青春梦、成才梦相结合,突出抓好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强化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严格作息制度,推进“十大良好习惯”全覆盖,强化学生日常品行教育,提高学生公德意识。与此同时,通过持续推进学生主体教育,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三是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同时为学生提供“互动式”的管理服务平台,将批判性思维贯穿到学生的民主意识培养、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中,凸显通识教育的人文精神。四是开展科研课题合作及社会实践等,大力加强学生学习共同体和服务学习体系建设,引导学生在学习合作、科研合作、服务社会中塑造健全人格。
知识学习——通识教育的基础和主渠道
知识构成人类智慧传承的最基本载体,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是衡量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说第一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那么知识学习就是通识教育的基础和主渠道。
与专业教育思想观念相比,通识教育对知识学习有着特殊的要求。一是通识教育特别注重知识的寻根性,亦即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基于此,通识教育首先要关注各学科领域的“元知识”。二是通识教育特别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人类各知识领域都要有所涉猎,其二是对某特殊领域的知识应了解比较完整。基于此,通识教育要求在知识传授中,一定要注重合理知识结构的架构,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和学科壁垒,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知识面。三是通识教育特别注重知识的建构性。也就是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问题意识,注重问题导向,依据问题的解决路径逻辑地拓宽知识学习的领域,从而建构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贯彻以上知识学习的要求,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突出的特点之一是牢固树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理念,明确大一以通识教育为主,提高通识课程的比重。二是普遍开展经典名著导读。经典名著是经过历史检验具有恒久价值的知识,能够给人以创造性和不断反刍的精神空间。为此,学院每年10月启动读书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推出“百部名著导读”。倡导学生每月读一本经典书籍,写一篇读书笔记。开展“问津大讲堂名著导读”辅导讲座,激发并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三是在教学方法上特别注重研讨式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深度研读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通过布置问题开展交流讨论的方式,倒逼学生在课堂外扩大阅读、尝试解决问题并提出观点,并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不断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拓展知识学习探索的领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走出传统片面地将“通识”理解为各方面课程简单开设一点让学生各方面都尝试一点的“拼凑”误区,强化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深度研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深度的研读,透过表面的具体知识达到对学科伦理和学科精神领悟的境界,实现转知成识、转识成智的目标,最终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结合起来。
能力锻炼——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目标的主观条件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个人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也是实现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目标的主观条件。能力的类型及构成因素多种多样,作为通识教育理念“核心三要素”中“能力锻炼”的“能力”,类似于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所提出的“关键能力”,即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使人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以便胜任人生生涯中各种不可预见的变化。
任何教育活动都应该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能力,为什么通识教育还要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锻炼?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基于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信息时代,知识和能力的更新加快,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的岗位流动性、职业流动性增强,其在校期间学习的具体知识技能与真实就业岗位的匹配度越来越差,这必然要求劳动者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具备较强的继续学习的能力。二是基于学生重要能力锻炼不够的缺陷,突出表现在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初入大学容易产生一系列“大一病”。三是基于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能力锻炼体系设置割裂化的问题。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教育活动应该促进学生人格塑造、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的均衡协调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并塑造人格。但传统教育模式在以上几个方面常常被割裂化,导致能力锻炼的体系设置杂乱,效果较差。各高校通行的模式是教务系统负责第一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思政系统负责第二课堂,以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这种组织模式导致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的脱节成为常态。此外,第二课堂内容及其效果评价的随意性较强,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完整的体系,容易相互脱节,难以调动全员参与,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提出了将“能力锻炼”作为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三要素”之一,在实践中一直比较注重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锻炼: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院以“严格管理、贴心服务”为手段,多维度提高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实施“十个一学生素养砺练工程”,制作“学生素养砺练记录手册”,通过量化考核,帮助学生自我督促检查,克服无节制上网、抽烟喝酒、作息不规律、不勤于体育锻炼的不良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引导学生制定“成长与发展规划”,帮助学生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进行目标定位,实现科学自理。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针对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开设了无学分课堂“写作专题”,通过论文写作、新闻写作、社会调查写作、演讲稿写作等授课专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学生可根据兴趣自愿选择听课。其次是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科的实际背景中,将交流技能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与某学科特定的书面作业结合起来,普遍要求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小论文写作,有意识地安排讨论、辩论,要求学生通过课后的查询资料,就某个具体问题撰写短文甚至论文,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三是从体制机制上破除第一、二课堂的壁垒,打造育人合力机制。如课内和课外结合打造“问津大讲堂学生主讲人”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选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探索问题。成为学生主讲人,需要经过班内初赛、分组决赛、学院复赛、总决赛四个环节的争夺。在进入分组决赛前,参赛选手需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确保演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四是大力扶持特色社团锻炼学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