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不要吃,我拍张照片发朋友圈。”这是聚餐时旁边女生在上菜后抢先说的。经过一系列的美图、PS,终于得到一张心满意足的照片,发到空间、朋友圈。相信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总有那么几个深陷自拍不能自拔的小伙伴,无论是上班期间还是下班回家,抑或是出去游玩、同学聚会,甚至是上厕所期间(PS,是对着厕所的镜子自拍,别想别的!),都要来个自拍照,平均一天会发两三张到朋友圈,给人有想拉黑的冲动(或是已经屏蔽其朋友圈)。
当然这些照片是从数张、数十几张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历了四五道的美图过程。这些人,总是不知疲倦的展现自己的美,以为自己是女神,其实这些人已成为女神经啦!因为身中自拍成瘾的毒。
自拍成瘾是指为拥有一张展现完美形象的照片,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自拍上面的行为。 2014年7月,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已将“自拍成瘾”认定为一种精神疾病。美国心理医生将“自拍成瘾”定义为强迫症,其特点是常常想自拍并将照片上传至社交网络,以弥补现实生活中自尊心的缺失。
这一精神疾病分为三个层次:
情景自拍型:一天自拍至少三次,但并不上传至社交网络。
严重自拍型:一天自拍至少三次,并上传自拍照至社交网络。
长期自拍型:抑制不住想自拍的冲动,一天上传自拍照至少六次。
频繁自拍除了成瘾,还会导致心理上的其他疾病,比如抑郁,还有自恋。经常自拍的人容易抑郁,不信,看下面自拍成瘾险些自杀的血案。
自拍成瘾险些导致的血案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一名叫丹尼·鲍曼的男孩,在学校的时,不顾一切地想吸引女孩子的注意。他从15岁开始玩自拍,并向“脸谱”网站上传照片。他每次洗漱之前都会自拍10张照片,为了自拍,他每小时都会溜出课堂3次。即便是这样,鲍曼还是觉得不过瘾。
为能够一心一意地玩自拍,他在16岁那年辍学了。辍学后,他甚至有6个月时间足不出户。鲍曼经常盯着偶像的照片看,并模仿偶像的姿势自拍。为获得一张令自己满意的完美照片,他每天会花上10小时自拍200多张照片。
就是这样的“自拍达人”,为拥有一张展现完美形象的照片,甚至休学在家6个月足不出户,体重下降了12.7公斤。由于拍不出令自己满意的完美照片,他甚至试图自杀。该男孩被认为是英国首个自拍上瘾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已回归正常生活。
鲍曼的例子十分极端,但自拍上瘾是个严重问题。过去5—10年来,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自拍热潮一直有增不减,尤其是一些手机就是专为者设计,比如“XX手机,照亮你的美!”更加使得自拍成为一种合理显像。
一些网络达人、明星、政客都乐此不疲。现在的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把压力加注到自拍上面,企图释放自我。告诉身边人“看看我的生活,多美好”“看看我多美!”
照片=照骗,连自己都骗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名词叫“曝光效应”,是指某样事物出现的次数越多,人对其产生的好感度也越高。又谓多看效应、(简单、单纯)暴露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等等。
由于曝光效应的存在,我们会对镜中的自我更有好感。因为在自拍之前,我们已经无数次看到过镜中的自己了,而自拍的时候,由于角度、定格的效果不同,会让人觉得陌生,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被自拍照片丑哭,接着不断拍不断拍,直到自己满意,或者永远不满意而无休止拍下去。心里总认为“下一张照片更好看”。
而另一方面,人们不断拍不断拍,由于“曝光效应”也渐渐觉得照片中的自己越来越美,从而收不住手,重复地自拍P图,晒出自己觉得好看的图来增强自信。何况有了各种自拍神器、美图软件等来为自拍美图加分,这种虚妄的自我欣赏和陶醉,就让人难以自拔了。
自拍成瘾者危害多多
自拍成瘾严重可能导致身体畸形恐惧症,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他们会对自己的外表过于焦虑,而且往往只关注头或者脸,但也可能涉及身体的任何部位。虽然有时候,这些被他们所看重的缺点别人根本不会注意,但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总觉得自拍不完美时就会出现精神紧张抑郁等状况!
有人曾研究过自恋人格、自拍行为和积极情绪的关系,自拍者多自恋,觉得自己“美美哒”,其实真相是什么,你懂得。同时,严重自拍者还有导致消极情绪。
很多人追求自拍是为了释放自我,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自拍虽美,需掌握有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欢自拍可能只是一种自我心理满足,本身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但如果过度,就有危害了。自拍成瘾折射出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空虚。也可以说是日常生活太空虚,于是沉浸在虚拟的社交网络。目前自拍成瘾,没有专一的药物,只能多加自我控制。
你身边是不是有个“生命不息,自拍不止”的女神?只要你放下自拍,依旧是我心里的女神。